ap_20061011103852959.jpg

 

 

雨季的婚禮 (Monsoon Wedding)  /  2001

  出品地:印度  /  導演: 米拉‧奈兒Mira Nair

 

喜歡熱鬧繽紛的觀眾,沒有理由不愛印度片!印度寶萊塢跟好萊塢一樣,兩者都是販賣夢想希望與樂天態度的普羅文化;而印度片在對比上,是顯著更貼近一般中產階級與平民的。

 

導演要述說的故事很單純,於是劇本上沒有曲折、不需高潮。就剪接架構五條敘事線,鋪陳一場印度婚禮讓人焦頭爛額的經過。它包含了印度片百分百的娛樂元素,男歡女愛、歌舞、傳統禮俗……,但導演非常技巧地藉由宛如災難的婚禮籌備過程, 隱約地碰觸傳統文化的衝擊與認同危機,也試著發掘印度新生代處於人倫與道德的界線,甚至企圖探討(或說觀照)在印度尚未被融合的階級觀念。導演沒有選擇說教,只透過類似DV攝影味道的婚禮紀錄,輕輕的對照,淡淡的喜感,豐富的傳統或現代樂曲,讓觀眾感同身受印度人對婚禮的重視與儀式的繁文縟節,以及新德里新舊世代互異愛情觀與社會層級間並非密不可破的藩籬。

 

 雨季的婚禮,見識了一個價值觀的崩解與再造;所有為愛進行的冒險,都獲得歡喜的結果。片尾所有人在遮雨棚下的共舞,彷彿一種新印度的想望。傳統與現代、保守與開放、上層與下層……,和平共處的大圓滿。……另一種電影文化對社會的價值功能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ZZ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