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鳥(The Blue Bird ) / 2008
出品地:日本 / 導演: 中西健二(Nakanishi Kenji)
「野口同學,早安」,語畢的瞬間,教室裡的空氣彷彿凝結。導演中西健二在電影裡給了村內老師一個十足獨特的身影,因為說話的殘疾,他不能如一般老師諄諄教誨,因為內斂不擅權妥,他只能認真的用心啟發。這個角色重度口吃的設定,逼迫觀眾對其對白逐字的聆聽與領會,也烙印式的聽受他對校園霸凌獨特的觀點與教育理念。
【青鳥】的創作主軸放在了罪與罰的青少年教育議題,但內容沒去塗抹校園霸凌的集體凌寡,而是將角度放在加害者的煎熬與反省過程;對比看來,類似主題的【告白】是血淋淋的炫麗、張牙舞爪…,【青鳥】則淡然得彷如心靈雞湯,詩韻繞樑。它的影像與配樂不強調前衛的暴力美學畫面,劇情上也非刻意的剝削與羞辱加害者的道德;而是透過每一個村內老師有障礙的言詞、龍鍾的中年肢體表演(阿部寬很驚人的詮釋力道)、定格的構圖鏡頭,固執地揭開傷口表面的結疤,真切地在青春生命裡植入面對罪惡的真誠與悔悟,也試圖對同學關係間的霸凌型式進行挖掘與辯證。原著及導演的意圖都不只是一樁教育缺陷的校園社會新聞,或放大批判世故大人們的鄉愿與形式主義,而是傳達一種核心理念:含混其事的敷衍、道歉解不了被害者的傷,而息事寧人的遺忘更是欺凌者的卑鄙;有切膚之痛的犯錯認知,才是該傳授的「責任」教育。
視覺性很清淡的一部電影,但平緩的節奏卻擲地有聲。最後它沒有很煽情的讓所有學生紛紛悔悟地自願重寫悔過書,卻在一幕下課後的洗手台前,讓井上(實際施予霸凌的學生)對園部感嘆的說:「太好了,幸好野口還活著!...」,這樣的安排極渲染,或許,那一刻所有糾結、罪惡的心,包括觀影者的OS都是:「太好了,真的….!」。
「你不必馬上變勇敢。人本來就是很脆弱的,所以我們才努力學習勇敢......。」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