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62789838

 

慾虫(Caterpillar / 2010

 出品地:日本 / 導演: 若松孝二Kôji Wakamatsu

觀賞完這部片,驚愕之餘,不得不對導演若松孝二的勇氣和才氣致敬。他選擇了一個最醜陋的形體(勉強只能蠕動的肉虫)暗喻日本,毫無粉飾的批判自己民族的軍國歷史,甚至把矛頭直指發動戰爭令的日本天皇。他著實體現了反戰的良心;相對也可想見這部電影會引發的毀譽與左右派爭議。

這是一個極其難堪又罕見的切入角度!迎送光榮出征戰士的隊伍的與戰傷返鄉車隊的交錯開場白後,導演即給了一個正面工整的「軍神」全景四肢被截,右臉與腦袋毛髮被火燒烙,甚至語言與智力都受損的男性軀體;這是打印在螢幕上的主角,一個侵略戰爭後還給日本(或還給他妻子)的子弟兵。有著渾身的罪孽與獸行,殘存的恰恰只剩下要吃飯的嘴,和惡貫滿盈、卻仍充斥性慾的陽具。接下來的劇情已不需要轉折了,幾個四平八穩的定鏡與場景,屋舍、臥舖、農地、村落小徑,戰時後方日常的生活起居,只是鏡頭帶到的一切都變得諷刺了;夫妻的飲食、歡愛,村民的禮遇、膜拜,被侍奉日本天皇夫婦的肖像,都在這個設定下顯得可笑。這一刀,揮得深刻尖酸啊!這樣強烈的反省,得要多大的冷靜與懺悔。

本片的劇情與拍攝剪接手法,事實上有些老派單調、畫質粗糙;然而這種質樸,除了反映若松孝二我行我素的性格外,以這些簡單的素材,調度出這般具衝擊性的力道,導演得內涵功力令人激賞。片中幾乎沒用背景音樂,戰時影片夾帶軍國時期的歌曲,塑造二戰的時空氛圍,也有嘲弄麻痺國格的味道。到了後半段,批判的調性趨緩,而導入人物內心意識的刻劃,配樂則劇場化地改為女主角的吟唱,彷彿周遭迴向本我,不需取悅應付任何人,包括觀眾。結尾播幕採用流行歌手元千歲的「女孩之死」,假一個廣島原爆罹難少女的幽魂,為本片的控訴定調。

這不會是太舒服的觀影內容,但肯定入木三分。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feature=player_embedded&v=EmsRNQ57f1M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ZZ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