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370  

 

阿蒙與橡樹(Simon And The Oaks / 2011

出品地:德國/瑞典/丹麥導演:麗莎‧歐林(Lisa Ohlin

 

很好奇這部片的文學原著【對橡樹說話的少年】,在整個Simon的人生探索裡,賦予那顆橡樹什麼樣的角色?光就電影來說,抽掉剛開始一連串唯美、光影斑斕的童年夢幻景緻,以及養父不滿的數落之外,這顆主題標示的橡樹,卻完全失去重心,也看不出任何的情節寄託、隱喻。個人覺得這是一部話沒有說完整的文學改編電影,徒具一段少年成長的概述,而表現不俗的攝影與音效,亦淪為缺少連貫脈絡的切片。

其實故事是有轉折的。一段無法明說的身世和音樂遺傳,隱匿在看似幸福穩定的小康家庭裡,也衝擊著橡樹少年的身分認同與他和原生母親、養父母之間的情感關係。若片子的主軸是要論述個體心靈外在的掙扎與適性發展,或帶及親情關愛的超越性,藉由少年與橡樹對話這個意象,甚或利用Simon的音樂基因拉出形式,都足以在戲劇上達標;然而看得出導演想說的太多(平實的生活表象下諸多微妙的渴望),卻常常落入形式的完美,各個角色對戲瞬間的鋪陳。劇中Simon的兩段極獨特風格的男女關係,以及養母與同學父親那段含蓄的曖昧情愫,就顯得有些莫名所以,拖累了整部電影的流暢感與主體結構,太糾葛的時代背景與支線旁雜的人際延伸,都讓鏡頭下所有美麗人生的恬靜畫面,滲透著一種無法言語不安全感,鬆散了文字作品該有的細膩,充其量是影音視覺的詩意,而無法堆砌超越文字的感動。

音樂在本片是相對亮眼的元素。尤其借由劇情裡Simon遺傳生父的音樂細胞,讓多元的配樂,古典、歌劇、英式搖滾、爵士樂….,得以在片中適時的與攝影或主角的生活狀態、心境融合;導演亦很用力的表現,若單獨欣賞,仍讓整部電影的美學與文藝氣息有著不錯的發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ZZ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