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eyart-406x600_81

 

 

 一九四二(Back to 1942 / 2012

出品地:國   導演:馮小剛(Xiaogang Feng

馮小剛的作品肯定是不枯燥的。看著上千名演員衣衫襤褸、螻蟻人命,饑饉、飄雪、乾草、泥濘、哀鴻遍野的寫實場景(甚至還搭建大後方重慶古街風景,然後再爆破掉);編劇者更透過歷史檔案及田野調查,還原現代人難以想像的絕望煉獄,從最初的以物易糧、借糧偷糧,到最後以人換糧,人命價值直線滑貶,觀影者同劇中難民站在求生邊緣,檢視人性的無奈與陰暗;其間穿插官場軍閥以己私為前提的操弄資源,也對當時權力中心的顢頇混濁、無力賑災的批判甚深。整部電影的技術層面十分優質(略偏棕、灰色調的視覺攝影很能傳達故事的氛圍;而葉錦添給難民的服裝設計則十足的節制、具說服力),讓人見識了中國電影在還原史實質感的大手筆,並將影像美學與商業結合的能力。

無庸置疑的,馮導是內地最好的票房創造者,但或許這部電影的鋪陳與故事性更適合電視劇。電影大化的視覺經驗可能製造了幾可亂真的場域,卻無法持續太多的情感衝擊,假如這段歷史曾被掩蓋,多數觀眾並不了解,憐憫、大開眼界過了即轉而感覺疲勞,故事完了影響也就完了,短時間的戲劇無法探究太多的起承轉合;這顯然在過龐雜的情節下,所呈現出剪接流暢度的困窘,以及部分演員的略顯笨拙或過於技巧(飾宋慶齡的是臨演嗎?)的表現,窺見一二。當然,馮導的電影一貫強調劇情的易讀與可看性,更不排斥提出自己的定調,「給個說法」。無論是批判,還是頌揚,作品裡都會直言不諱,敢愛敢恨。雖然相對的這部【一九四二】姿態略為內斂,但想要陳述的面向更多,力道不減,需要給馮導更大的篇幅吧。

站在生死邊緣,感受天地的摧毀與晦暗,人為芻狗,生命與尊嚴該如何取捨?那希望到絕望的人性質變,豈能訴說得明白?或許一部電影也只能百般唏噓而已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ZZ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