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題:人類追求與世無爭的生活,是意味著斷絕外在環境的互通?亦或是致力與自然和諧共處?
從事室內設計工作這麼多年,總是承接著一個個既定的空間來延續裝飾,然後盡其所能的補強照度,調節空氣溫度.濕度,抗熱,防潮,防漏,隔音,防火.....!最令人不解的是,這麼多層出不窮的居住雜症,到今,我們城市裡建物的主要工法似乎也沒想過要改變;於是被定義的<豪宅>裡,越來越厚的RC牆,氣密程度越來越高的門窗與帷幕系統,冷房效應越來越高的空調設備.....!越來越不夠高的雲梯車與抗震係數!彷彿一場人類與大自然的軍備競賽?
沒想過若建物的熱傳導滲透率降低,我們可節省多少冷房耗能?建物若輕量化,可抵銷多少抗震的需求?建物建材若能呼吸,空氣分子能貫通內外,且材料本身有調濕性,可免除多少建築的折舊率與維修成本?又建材本身是自然材,沒有甲醛量或易燃問題...!
最近透過工作接觸,認識一種環保綠建材,學名是"木絲水泥板", 廠商自己命名為"鑽泥板".個人在工作過程運用並了解後,覺得值得業界參考,可謂"會呼吸的建材版".
先說其組合成分--木絲/水泥(白)/天然礦石粉末.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防火,防蟲蛀,防霉,無毒,可回收之有機物!
再說可運用的工法及建築型態--可搭輕構件結構的組合建物或封版(如獨棟別墅,或帷幕大樓的室內面層),各式天花板.屋頂,甚至樓板(尚無實際使用真正測試其承重)
個人最看重的一點:熱傳導率,附件的數據很專業,簡單解釋:若建物屋頂或主要壁面以此木絲水泥板,大致上可減少攝氏4~5度C的室溫,這個數據跟RC牆相去不遠;但若考慮RC強的聚熱性(輻射熱只進不出),需靠空調長時間平衡,或再考慮RC牆的施工時間及成本,就高下立見了!
再則,RC牆很堅實,但對水氣的對抗卻只限防堵,但無法排除,所以<壁癌>成為海島型氣候建物最惱人的問題;水泥板具調濕性,水氣會被吸附,待時間再排放掉!因這點特性,廠商把它廣泛地使用在地下停車場的複壁上,節省許多成本及日後頻繁的維修.
另外,木絲板還具不錯的吸音率,跟一般的礦纖版相當!
在面對現在很多業主長於鄉間購地自建別墅,住屋,其實蠻建議能參考有別於傳統,但更環保,更貼近自然環境的新工法.新居室觀念,應放眼於與大地共存的概念,而非對氣候變遷更排斥性的構築及防堵.
(歡迎業界建築,營造,或室內裝修先進同行,若有此建材之實際運用實例,亦不吝分享及進一步討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