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材的自然、恆久、高貴的質感,早已是人們定義"豪宅"的必要建材。當然,豪宅等級的建材,亦需豪宅等級的照顧。石材是取自自然、有生命的物件,它有在各種環境下的反應,會呼吸、會生病,也一樣時時需要清潔(專業性的)、保養。現代人追求高質感的生活,然卻不一定有閒暇"與高質感相處"。於是,一種經過拋光紋路處理,其顏色與紋路與石材相仿,具有耐磨、耐壓、抗酸鹼,且不會吃色,價格又比較便宜的熱壓磚,被廣泛地在各種空間裝修時,取代石材;至今並研發出多種製程與多元材質,因應不同需求的消費市場。
石英磚是屬於瓷質磁磚的一種,主要是用長石、石英、陶土、陶石等原料經過1200多度以上的高温燒培的瓷磚燒製。
模仿石材紋路
早期的石英磚為「滲透」製程,採用網版印刷及毛管現象原理,花紋滲透石英磚表面3mm,花紋單調、且呆板失真。後來演進到「多管」技術,使用多元入料方式,讓粉料及糙粒產生排擠花紋變化,達到表面跟胚底相同(所謂透心)。不過多管的色澤會呈均質的塊狀感,極不自然。爾後,進化到「微粉」,作法是採70%石英粉加30%超微粉末,經由高科技下料方式熱壓,製程時間最長,營造細緻具層次感紋理,更接近天然石的多變色澤,甚至表面可模擬木紋、化石、燒陶的效果,且每塊紋路都有不同的變化。另外,利用結晶的製程更提高磚的硬度,稱「聚晶微粉」;拋光後可做奈米處理,就是在表面燒上一層二氧化鈦。拋光石英磚在實務建案市場上,尤其是地坪材被大眾接受,主要仍是它高硬度抗壓,低透水率,和不氧化、遠易於石材養護、清潔的特性。一般是面上較常流通的規格有60×60cm,80×80cm,100×100cm等尺寸。
模仿木質紋路
陶燒質感的石英磚
相較之下,拋光磚確實是比較"便利"的材料。但基本上因為它是人工材料,它對抗環境變化的能力,完全取決於磚材本身被設定的各項數據(詳附錄一),以及磚材施工時的技術品質。雖然它的維護上已然簡易許多,但拋光磚的後續問題不少,在一般建案銷售的驗收理爭議也多;平整度、色澤差、空鼓現象、填縫大小…,最近更因氣溫驟降,許多住戶飽受磚材對溫、濕度應變能力較差,連鎖性的地坪隆起迸裂之害。一般來說,石英磚的等極很多,除了上面提到製程影響的品質,也有國外廠商研發得更接近石材物理性的磚材。磚材的選擇當然是最初步的品管,接下來決定的就是技術層面的控制了。
石英磚空鼓,迸裂
越大尺寸的磚,施工的難度與技術要求更高。但拋光磚的工程瑕疵原因是多層面的,不盡然是安裝當下所造成的結果。通常缺失成因有幾項(或說拋光磚施工時的注意事項):
1. 原建物樓版素地,施作前過於乾燥,不澆水濕潤或濕潤不足,因此水泥砂漿鋪設後,水泥砂漿中水分很快地被基層吸收,砂漿水分流失,使水泥顆粒的水化作用不能充分進行,降低磚材粘結強度。
2. 反之,水泥砂漿鋪設時,樓版素地過於潮濕,有積水,特別是有積水的基層水泥砂漿的水灰比增大,致使與基層粘結不牢。內鋪管道上表面的面層過薄,也會造成面層開裂空鼓。
3.水泥沙漿的混合比例、稠度、溼度不均勻(實際上不好控制);或要貼拋光石英磚水泥沙鋪堆的結構面.水泥槳潑上時沒均勻;另外塗刷水泥漿與鋪設面層工序時效沒有配合好,也都製造每一片磚的施工品質不一,導致日後的排擠。
4.每片磚為美感而縫隙過小,或牆面四邊填滿縫(無預留伸縮縫)。
這些是傳統「大塊地磚乾式施工法」(同大理石施工法,細節詳附錄二),較常遇到的技術控管問題;但因這種施工方式確實難以操控精準,很難避免拋光磚空心的問題,所以有部分較講究的施工者另外發展出「半乾式施工法」。方法是要先將水泥沙弄濕,然後在地上抓出水平後,在水泥沙還呈現半乾時,淋上泥漿,目的是要讓拋光磚與水泥沙更緊密地結合,以避免空心的問題產生。
目前義大利還有更高等級的施工法,不但講求施工的器具,更要求施工品質,堅持用齒度深度2㎝的齒鏝刀做硬底施工 ,雙面塗抹,100%避免了石英磚翹起或空心的問題。而國內一般傳統施工在舖設完石英磚後,直接用鐵鎚敲取水平,但義大利則採用特殊的橡膠震動器來做精確的水平基準,並採用高品質的橡膠鏝刀及填縫劑補縫。
其實長期以來,磁磚製造業為發展更具美感的地坪磚材,仍不斷的更新製程,更比照石材也有磚材的晶化、無縫、研磨等表面處理;亦有廠商著力再黏貼劑、填縫劑的開發,無非是讓拋光磚的施工品質更提高;不過從事室內設計工作多年,了解每項建材其實都有優缺點,都有極限,得充分知道它的極限,而儘力安排符合它特性的施工作業。回歸原始,建材還是越天然、越融合於周遭環境越好。「住」的品質,應該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美好的層次上,也要學習照料住宅的每個元素,畢竟可觸摸的就代表必須共處。
新式黏貼劑參考:http://www.totocare.com.tw/tile/t-1.html
附錄一:歐規 & CNS對拋光石英磚之規範標準
*歐規技術手冊標準
1. UNE-EN ISO10545-2 — 尺寸容忍度(長、寬、厚)≦0.2 %
2. UNE-EN ISO10545-2— 翹曲容忍度≦0.2%(RAK60cm*60cm之誤差為±0.8mm以內)
3. UNE-EN ISO10545-4— 抗折強度>40N/cm2(N為牛頓力)
4. UNE-EN ISO10545-3— 吸水率<0.1 ﹪
5. UNE-EN 101 — 莫氏硬度≧6度以上
6. UNE-EN ISO10545-13 — 抗酸鹼性:無異樣
7. UNE-EN ISO10545-14— 抗污性:易於清理
*CNS標準
1. CNS標準—長寬容許誤差60*60CM以上為0.3MM, 80*80CM長寬容許誤差為以上0.4MM。
2. CNS標準—凸翹曲誤差60*60CM以上為0.8MM,凹翹曲誤差60*60CM以上為0.6MM,側翹曲誤差60*60CM以上為0.9MM。
3. 其餘數值與ISO大致相同。
1.先在鋪設空間的平面抓水平線,以中線為準,取直角。
2.以拋光石英磚的寬度,於基準線處鋪高約60㎜水泥砂,水泥砂之砂石需適當之乾濕度,再以水泥3:1均勻攪拌。
3.鋪平的水泥砂,以抹刀抹平後把預膠泥(泥漿)與水泥1:4的比例攪拌均勻的潑灑在砂土上,面積大小略大於一片欲鋪設之拋光石英磚再行施工,預膠泥是為了要將拋光石英磚與水泥沙做結合。
4.輕放拋光石英磚於抹平的水泥砂上,與基準線切齊。
5.輕輕敲打拋光石英磚表面,使表面呈水平且貼實,以求基準水平。
6.依前例在放置第二片,與前片銜接處預留1㎜縫,以承受熱脹冷縮。
7.全部鋪設完,再以「石材無縫高分子樹脂填縫劑」抹平補滿,清掃完後再以適當之水加以擦拭,待乾時間需 24小時,才可踩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