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857

 

驚悚末日Melancholia ) / 2011

 出品地:美國/ 導演: 拉斯.馮.提爾(Lars von Trier

印象裡的拉斯馮提爾沒這麼安份過….,他的電影充滿實驗性,形式迥異,更直接挑戰道德邊際。然而《驚悚末日》裡,卻看到一連串高速攝影的末日極致美學畫面,再加上華格納的冷冽配樂,用帶著陰鬱的藝文氣息,論述一段超現實場景裡,人性面對「愛」與「死」的幾個態度。

當然,沒有解救末日的英雄,也不會摹擬恐慌式的大逃難;真的面臨末日,人類可以做的不外乎抱著信仰與恐懼的接受(一般類似題材,那種集體式面對死亡所描寫的高貴情操其實太科幻),類似一種被上帝遺棄的無言,憂鬱見證,正如片中那顆造成毀滅的「鬱星」所隱喻的。電影的第一部裡,敏感先知角色的妹妹,面對未來的孤絕與荒蕪,提前地宣告一切的徒勞無功,豪華婚禮、親情、愛情、工作….,於是她脫序、放棄、頹廢,卻在迷濛森林裡的策馬過橋時,接受了「一切終止」的訊息。然後冷靜淡然,甚至赤裸的沐浴於「鬱星」的光輝,彷彿看見了末日的美。對比第二部裡,溫良世人角色的姐姐,她貼近於以往導演手下的女性角色,溫馴、善良,面對人生難題,以犧牲、奉獻的態度接受考驗。望著鬱星(毀滅)的軌跡,她疑惑、不安、進而著手安排;但到末日降臨,困獸之鬥,垂死掙扎,終究放開雙手,沉沒於無心體會的壯闊。到此,我們看到熟悉的拉斯馮提爾的誠實。導演一向不習慣發覺少數的美麗與不朽,他的影像較常追求中實刻劃人間無仁的處境。這種電影並不舒服,晃動的畫面抽離掉浪漫的期待,唯美的瞬間片刻,夾帶著隱藏的毀滅。

或者你並不是拉斯馮提爾的迷,面對他想告訴你的虛無與孤寂,只有一派惶然的手足無措…….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ZZ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