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79.jpg

 

第四張畫( The Fourth Portrait)  /  2010

出品地:台灣  /  導演: 鍾孟宏

 

透過畫作,如何傳達情感、反映現實;還有如何理解並面對生命中許多「看不見」的狀態。在學習獨立和堅強生活的過程裡,人們到底最後是如何看待自己。在《第四張畫》這部片裡,說的不只是小翔的故事

 

小翔的故事只是社會片段的縮影,不停的發生,卻不會有結局。導演沒讓素人童星有太多的表演,透過精心經營的光影運用及影像構圖,透過溫暖平靜的畫面,更借助其他專業演員、藝人的分段對戲,構築了整個劇情的脈絡與社會關注。片裡的各項元素是精準的、各司其職的,賦予原劇本精神,精密設計出的獨特韻味的;小童星畢曉海以令人驚訝的早熟沉穩,撐起了全片最重的底色;還有幾個角色的精湛搭配。基本上來講,本片已適度地傳達對於社會的敏銳觀察,也提供觀眾省思。

 

或許可以期待,它能更深具影像魅力,而不是只在角色表象且拖沓的念白下發展劇情;長時間戲劇傾向的鋪陳,難免讓整個意圖表達的張力,顯得有些疲軟和不足。其實在有四張畫作的設計主題下,是大有讓本片有別於「不能沒有你」的寫實風格,而賦予更魔幻、心靈反射的走向,強化這些「現實」環境中,充斥的孤單、哀傷、責罵、忽視、敵意與爭吵,也反射出那些被社會意識化剝奪聲音、無法為自己辯解的各式處境,讓整部片更具人文影像力道。

 

一樣的,近來很踏實貼近觀眾的國片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ZZ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